4月22日,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未来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刘向阳带队赴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竹园村,与仙村镇竹园村、“双百行动”驻区服务队举行党建共建暨“双百行动”座谈会。双方围绕竹园村“四红”资源深度开发、校地资源共享、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等议题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高校+乡村”合作模式正式启航,为仙村镇“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多维赋能 构建校地合作新格局
在“双百行动”驻区服务队、仙村镇政府及校地双方代表的见证下,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党委与竹园村现场签订《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并互赠“党建引领促发展,融合共创育新人”牌匾。协议明确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将在人才培养、科研转化、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开创“红色引擎”驱动“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新局面。

特色资源融合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竹园村党总支书记阮秀梅重点推介了竹园村独具特色的“四红底蕴”:三月红荔枝、“一点红”番薯、抗日“革命红”、古树“木棉红”。阮秀梅表示,此次与广州市航海学院开展党建共建,正是竹园村发展的重要契机,学院丰富的人才资源与强大的智力优势,是乡村发展所需。
广州航海学院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向阳表示,学院将充分发挥航运交通学科优势和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师生实践团队驻点服务、科研成果定向转化等方式,助力“四红”资源产业化开发。
政校村联动 打造“双百行动”示范样板
仙村镇有关负责人强调,此次合作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实践,仙村镇将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双方的合作。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技术优势,与竹园村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在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广州航海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红色底蕴和优秀的革命传统,将积极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汇聚服务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力量,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走访竹园村了解相关情况。

此次双方携手实现了校地党建联动既为高校师生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是“红色引擎”与“绿色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党建引领促发展融合共创育新人”良好局面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双百行动”典型案例贡献力量。

初审: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余 沛
复审: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李亚云
审定: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