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在B1航务楼310会议室召开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总结交流会,学院领导班子、科研部、全体申报教师及科研骨干齐聚一堂,通过系统复盘申报工作、多维分享攻关经验、深度解析发展战略,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研动能。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向阳主持。

副院长李建新教授通过可视化数据图表,全面呈现本年度基金申报的学科分布与研究热点,细致剖析评审流程关键节点。他特别强调,跨学科团队建设需常态化推进,高水平学术会议参与要机制化保障,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阶梯。
在交流环节,青年教师代表朱洁玉博士、钱学生博士、科研部副部长鲍树峰教授结合青年项目申报经历,从科学问题凝练、研究路线图设计、文本逻辑优化等维度分享实战心得。鲍树峰教授结合自身工程实践和科研的双重背景,提出“产业痛点-科学问题-理论突破”的转化路径,倡导构建需求牵引的科研闭环。
学院行政负责人刘锋教授深度解析基金申报对学院发展的战略价值,指出高水平项目是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助推器”,更是学院申硕攻坚的“核心指标”。他结合自身从企业技术攻关到国家基金立项的科研转型历程,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要求科研团队聚焦行业重大需求,构建“实践反哺理论-理论支撑创新”的良性循环。
刘向阳在总结中充分肯定科研团队展现的攻坚精神,强调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提升科研竞争力的关键。他勉励全体教师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大局,以科研创新服务大湾区建设,共同书写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篇章。
此次会议既是对学院科研工作的系统总结,更是吹响新征途的号角。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共享与战略谋划,学院进一步明晰了“需求导向、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科研路径,为持续提升科研创新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审: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李建新
复审: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刘 锋
审定: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