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党委书记刘向阳多次就专业辅导及学科竞赛做出专项部署。3月7日上午,交通运输系在琶洲校区教学楼109室举办2024级专业辅导会,通过“全景式”专业解析与“全流程”成长指导,助力新生构建大学发展坐标系。
专业负责人多维解码专业图景
专业负责人余沛作开场动员,以“知识积累与素质跃升”为核心,勉励学生珍惜大学时光,既要做专业精进的践行者,更需成为具备政治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他系统梳理学科发展脉络:近年来,系部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了“研教融合、赛训一体”的育人生态。特别介绍了涵盖智能交通、国际航运、交通地理等前沿领域的教师团队,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多元研究方向,为学生专业发展构筑坚实支撑。

图示
系主任精准导航成长路径
孙战秀主任结合交通强国战略,解析了专业毕业生在航运、航空、交通规划等领域的广阔前景。她提出“三维成长模型”:以课堂学习筑基,以竞赛社团强能,以社会实践拓界,并重点推介学业导师制与大创项目。导师制通过个性化辅导架设师生连心桥,大创项目则搭建科研创新孵化平台,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闭环培养体系。

图示
教师代表实战指导科研入门
李伯棠老师展开经验分享,通过案例分享大创项目申报秘籍。他鼓励新生:“跟随导师团队参与前沿研究,是锤炼科研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并生动展示了往届学生如何通过大创项目实现科研能力跃升,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图示
系部协同构建育人共同体
本次辅导会通过“动员—解析—导航—实战”四阶推进,实现专业认知与发展规划的深度融合。系部将持续完善“导师护航+项目驱动”的育人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正如刘向阳书记在审定中强调:“要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培养具有交通强国使命担当的新时代人才。”
初审: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余 沛
复审: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王雪莲
审定: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刘向阳